娄全善云:余治娠阻病,累用半夏,未尝动胎,亦有故无殒之义,尤怡曰:此益虚温胃之法,为妊娠中虚而有寒者设也。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。
况在产后,岂可妄议攻下哉?下利,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。
「若发其汗者,寒湿相搏,其表益虚,即恶寒甚,发其汗已,其脉如蛇,」〔暴腹胀大者,〕为欲解,脉如故,反伏弦者,痉。猪脂如鸡子大,苦酒一升,煮沸灌喉中鸡肝及血涂面上,以灰围四旁,立起。
水在心,心下坚筑,短气,恶水不欲饮。下利,三部脉皆平,按之心下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诸积大法:脉来细而附骨者,乃积也。切近于其处,则伏留于是脏,即可以脏而名证。
大约黄汗由脾、胃湿久生热,积热成魏荔彤曰:黄汗者,汗出之色黄而身不黄,与发黄之证不同也。面王者、即人中承浆之部也。